我校成功举办“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思维自觉学术研讨会”
9月15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思维自觉”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陕西省哲学研究会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以及咸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我校副校长张弘主持了开闭幕式。党委副书记马智勇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陕西省哲学学会会长张周志就“新中国现代化的‘三级两跳’‘三个阶段’与‘三大自觉’”发表致辞。张周志指出:今年是建国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回顾历史的沧桑巨变需要哲学思维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更需要哲学思维的战略前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引领时代发展的天然使命。五四以来百年探索所形成的农耕、工商、信息三种社会思维复杂交织、相互作用的社会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坚持多元文化的整合,从而实现思维创新,才能以哲学学科的理论思维的方式引领、反思、前瞻未来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才能在科学、理性地筹谋现代化进程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中,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战略方位。
大会的主题报告阶段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行,分别由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曹飞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李永胜教授主持。陕西省哲学学会顾问周树智教授在《”实事求是”新解》的报告中,指出“实事求是”一词,有“务实求真”认识论、“求真务实” 实践论、“务求实效” 价值论、“务实为乐” 美感论四大含义。陕西省哲学学会名誉会长王宏波教授在《批判“经验批判主义” 捍卫和阐发物质观思想》中,详细论述物质观思想是《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理论重点和逻辑轴线,批判性建构是列宁阐发物质观思想之理论逻辑的展开方式。张学广教授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保持输入与输出的必要张力》,论述后发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记忆,逐渐增加全民族的理性水平,在社会治理、公权运作、科学普及和民族心态方面进行合理建构。邬焜教授在《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讨论》中,阐述了当代复杂信息系统理论关于多元协同、普遍差异、多级中介、多元对立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为三大规律提供了新的阐释方法。西安交通大学李永胜教授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报告中指出,我们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好的纪念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追寻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
西安交通大学梁军教授、西北大学胡军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张波教授、中共省委党校周永红副教授、陕西省社科院王晓勇博士、宝鸡文理学院孔润年教授、咸阳师范学院强东红教授、蒲创国、马洪锐和曾永安博士等学者先后做了精彩主题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下午的分小组讨论中,与会专家、代表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思维活跃,充分彰显了我省哲学界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闭幕式上,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曹飞教授就代表观点作了总结发言。张周志会长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和宗旨作了进一步地阐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应该充分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避免“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两种极端思维,借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资源,深入探究中国现代化、现代性的地缘特质与历史特性,依然是一个意义重大、历久弥新的课题,这也是哲学学科的使命所在。
张周志对本次研讨会的理论成果及我校的会议筹备、组织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 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我校推进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努力拓展哲学学术研究视野、不断深化与省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建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