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告 >> 工作快讯 >> 正文
关于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12-30   点击数:

校内各有关单位: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已开始,现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质量迈进,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二、选题方向

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要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以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中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增强科学预见性,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深刻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关注学理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形成精品力作;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解决教育政策和实践问题;开发研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使用价值。

三、课题类别及资助金额

1、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设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均有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申请人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提出拟申请的资助额度,并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

2、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资助标准为20-25万元、一般课题资助标准为12-15万元,青年基金课题资助标准为10-12万元;教育部重点课题平均为3万元、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平均为2万元。申报招标课题和一般课题互不交叉,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级课题互不贯通,申请人只能从中选一。实际资助经费额度参照同级别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以最终评审结果为准。

四、申报资格

1、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青年课题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岁(1972331日之后出生)。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2、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实行招标制度,申请人要求具备主持省部级相关教育科研课题的经历和良好信誉。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课题申请·评审书》中所涉及的课题组参加者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和亲笔签名方为有效,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在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得到政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其他部委办以及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的课题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不支持已有两个以上其他来源的在研项目的研究者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述各类课题的结题均以结题证书注明的时间为准,并须提供结题证书复印件。

五、注意事项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涉及13个学科,课题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招标课题申请人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2011年版),届时等候通知到京参加现场答辩,不参加答辩视为放弃;其他课题申请人通过网络申报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录入系统》(2011年版,以下简称网络版)。申请人根据所报课题的性质依照《课题申请·评审书》(网络版)列出的学科分类代码填写相应学科,跨学科课题应根据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尽量靠近”原则,选定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中小学和幼儿园系列课题申报基础教育学科,单列单评。

2、《课题指南》中列示的招标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否则不予受理。一般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课题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自拟课题名称,鼓励反映国家需要和国际趋势的前瞻性、创新性课题,不支持以编译著作、编写教材、编写丛书、编写工具书为直接目的课题研究。申请人要在《课题申请·评审书》封面上标明所申报课题属于《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或自选课题。在涉及西部教育问题研究时,优先考虑西部地区的课题申请人。

3、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要求在13年完成,最迟在5年内完成。决策性研究应在1年内完成,其他类型研究课题适当延长。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计算,课题延期或调整人员须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课题研究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着力形成代表作。不同课题研究成果数量、形式和质量分别要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最终成果要求出版专著,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部课题成果形式可选择著作或论文;所有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均包括研究报告。不同课题成果具体要求参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等。

4、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3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和通报批评,并追究申请人所在单位的管理责任。

52011年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议集中复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4000字,复评重点考察前期相关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

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课题承担单位要履行承诺,保证信誉。获准立项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规定,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实行结题鉴定制度,鉴定等级予以公示。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课题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除涉及政治、国际关系、宗教、种族、民族、性别等敏感问题外,计划发表出版的成果必须以课题资助名义先发表出版后鉴定,违反规定视为自行终止相关资助协议。成果鉴定为优秀或社会影响良好的课题负责人,在申报新课题时享受优先政策。

7、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详见附件,亦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网址:http://onsgep.moe.edu.cn/)、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单列学科栏目(网址:http://www.npopss-cn.gov.cn)下载。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招标课题的申请人要求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录入系统进行填报打印申请评审书。

六、材料报送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招标课题

1)申请者于315日前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录入系统》生成的《课题申请·评审书》(.xdx格式)打印1份交所在单位审核。

2)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核后,于316统一将本单位的《课题申请·评审书》(.xdx格式)电子版发送到唐高峰邮箱(tanggaofeng0043163.com)中,并交纸质《课题申请·评审书》1份。

3)科技产业处审核汇总后,将我校所有申请书的电子版上传至陕西省教科规划办审核。省教科规划办将所有电子版上传至全国教科规划办审核通过后,生成带水印的《课题申请·评审书》电子版,再逐级返回我校科技产业处。科技产业处将带水印的《课题申请·评审书》(定稿)再返回校内各有关单位。

4)申请者打印《课题申请·评审书》(水印版)一式8份,《活页论证表》一式8份,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二者分开单独装订。要确保纸质申请书和电子版申请书数据一致,交所在单位。各单位于3218份纸质《课题申请·评审书》(水印版)、1份《申报汇总表》(含电子版)交科技产业处。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招标课题

申请者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2011年版),打印一式8份,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交所在单位审核。各单位于3218份纸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1份《申报汇总表》(含电子版)交科技产业处。

由于今年首次实行网络申报,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操作上的技术问题,请各申请者严格遵照上述时间安排,为上级部门审核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及时修改。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科技产业处联系。联系人:唐高峰 联系电话33722021

附件1-9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doc

2、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doc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doc

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录入系统.msi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录入系统安装、使用说明.doc

6、申报汇总表.xls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doc

8、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doc

9、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doc

                   

科技产业处

                   2011年3月1

版权所有:咸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处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陕ICP备 05001587 号

建议使用IE6.0 1024x800以上分辨率